才茂水庫大壩安全監測預警方案,汛期確保安全
時間:2022-06-10 來源:方案背景
6月1日,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水旱災害防御形勢日趨緊張。水利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小型水庫安全度汛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部直屬有關單位,確保實現“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大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目標,進一步強化小型水庫尤其是病險水庫安全度汛工作,確保水庫度汛安全。
針對當前雨情、水情、汛情形勢,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要求各相關地區嚴格按要求落實山洪災害監測預警、提醒人員轉移避險、信息報送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水庫大壩作為重要的水利工程樞紐,發揮著巨大的工程效益,承載著人民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的艱巨任務。水庫大壩不僅為防汛抗洪調度、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兼顧著灌溉、發電、人畜飲水的重任,稍有不慎則會給國家及人民帶來難以預料的災難。水利水電大壩、高邊坡、防洪堤、海堤等都是具有高勢能的危險源,在地質環境惡劣和氣候條件復雜的情況下,壩體和邊坡穩定性會受到嚴重考驗,因此對水庫大壩的穩定性進行監測,對失穩的可能性和滑坡的危險性進行實時預警,是防災減災的重要舉措。
行業需求
1. 深化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建立完整的水庫安全自動化監測系統,保證水庫安全
2. 通過智慧化管理,實現水庫安全運行管理的“全流程、痕跡化、可追溯”
3. 滿足管理人員及時了解信息采集的,提高管理效率
方案介紹
才茂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是一套具備完善預測、預報、預警能力和應急指揮能力的系統。系統采用才茂CM550-52F遙測終端,以立體多方位的監控方式實時高精度監測壩體表面、壩體內部、繞壩、大壩上下游河道的信息,為分析壩體或邊坡的變形趨勢提供有效的數據依據,幫助主管單位研究和防治災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系統由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處理、水庫管理平臺及應用等系統組成。
01 數據采集
實時采集多種監測數據,包括大壩表面變形、孔隙水壓、滲漏量、雨量、庫水位、流量、氣溫、水溫等數據。
02 數據傳輸
把現場采集到的實時數據,通過才茂CM550-52F傳輸到監控中心的數據服務器。
03 數據處理
監測數據自動采集、傳輸、存儲、分析及預警,并支持人工新增、修改或刪除數據。
04 水庫管理平臺及應用
平臺數據展示直觀、操作簡便;應用功能包括預警廣播系統、會商系統、信息發布(LED發布或短信)、指揮系統、決策系統等。
監測內容
1. 水庫水位監測
由太陽能電池板、內置電池、遙測終端機、雷達水位計、充放電控制器及一體化安裝支架組成,提供多種電源管理模式,可實現低功耗工作模式下的雙向通信,并具有出色的防雷特性。實時記錄水庫水位數據,通過監測軟件來實現對水庫水位實時的監測。
2. 水庫壩體監測
通過拉繩位移和孔隙水壓力等傳感器安裝布設,可以實時監測水庫壩體的滲流滲壓和壩體表面位移的情況,通過數據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當超過閾值會自動報警。
3.地表位移(GNSS)監測
由太陽能、蓄電池、天線、主機、4G數傳終端、充放電控制器及一體化安裝支架組成。實時記錄地表位移數據,通過監測軟件來實現對地表位移的監測。
方案價值
l 自動化、成本低
自動、連續、實時采集大壩數據,實時動態監測,掌握壩體變化情況;支持5G/4G/3G網絡傳輸方式,組網靈活,節約成本;
l 極簡用戶界面,操作易上手
以GIS技術為支撐,支持GPS北斗定位,能夠準確定位到各種監測設備的具體位置,并且能夠直觀的展示每種設備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運作,易于查看。
l 復雜環境適應力強
設備能在惡劣的天氣環境下和無人值守情況下正常運行,數據能本地存儲,系統采用高規格工業級設計、研發、測試、生產,通過專業測試環境嚴格測試,完全可以滿足現場的復雜惡劣環境,大大減少和簡化了系統的維護和售后工作。
CM550-52F 遙測終端
主要特點
CM550-52F遙測終端作為才茂水庫大壩監測方案的核心設備,集圖像監控、數據采集、無線通信、豐富接口、多協議支持、多種組網模式、海量存儲空間、預警廣播等功能為一體,為水庫大壩監測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1、工業級設計
采用工業級一體化設計,采取多層隔離保護,具備強大的防潮、防雷、防電磁干擾能力,無論是在暴雨或是滑坡的環境下運行,它都能穩定在線,高速傳輸數據。
2、遠程監管
CM550-52F與監控平臺的連接,有助于監管人員對RTU的在線狀態、水庫情況進行監測。監管人員可通過遠程重啟RTU、遠程配置參數等管理,不僅減少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成本投入,還能提升監管人員的工作效率。
3、預警預報
當前端設備感應到位移、雨量、傾斜等數據越限時,CM550-52F則會發出報警信號,并將警報數據傳輸至監控平臺,監管人員可利用監控大屏、手機APP或是PC端快捷查看系統數據和管理,并迅速發布緊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