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監測系統
時間:2022-05-25 來源:系統原理
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監測系統以水情自動監測為主,集成流量站、水質監測、視頻監視系統等,即在水電站生態流量下泄處安裝流量監測儀表、圖像(視頻)監測等設備,另安裝數據采集傳輸終端,將數據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7*24小時監測下泄流量能否達到生態核準流量。
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前端數據采集:超聲波水位計、雷達流速儀、流量計、雨量計、高清攝像頭等設備對現場進行實時的數據采集與設備控制。
無線數據通訊:無線數據通訊部分采用才茂4G RTU通過的無線傳輸方式將數據通過因特網傳輸到目的中心。使用無線數據傳輸的方式能節省很大的人力物力,做到便捷部署與維護簡便。
遠程數據分析:中心端通過監控中心和終端PC以及數據服務器對數據實時進行數據分析以及整理,遠程的移動終端也可以通過物聯網訪問設備并確認數據信息。
系統組成
系統特點
1. 接入方式
RS485接入方式,適用于多種接入設備。
2. 主動上報
使用有線或3G/4G/5G無線傳送到服務端,管理員可以使用PC登錄并查看實時數據。
3. 監控中心
通過網絡將實時數據上傳至服務器,實現數據采集、管理、查詢、統計和制作成圖表的形式等功能,方便管理人員查看和操作。
4. 易于操作
具有良好的界面,適應值班人員的操作習慣,便于進行管理與調度。
5. 性價比高
系統設計選型合理嚴格,使得系統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軟件平臺
平臺依據標準化和規范化原則、科學性和先進性原則、開放性和擴 展性原則、經濟性和實用性原則,結合了當前先進的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云服務技術、空間地理信息技術和移動應用技術等進行研發設計。平臺涵蓋了水電站管理涉及的首頁、水電站信息、生態管理、流量報表、預警報表、圖像監測、設備管理、系統管理,以豐富的圖形、數據界面展示,簡化的操作功能模塊,做到貼近水庫管理實際,為水電站生態發展行業領域智慧化、信息化提供高效管理和數據支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