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茂通信氣象綜合數據監測預警系統應用方案
時間:2022-05-10 來源:▋概述
全球變化背景下,經濟社會發展對綜合氣象防災減災提出了新的需求.聚焦我國綜合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體制和綜合氣象災害風險防范體系三大方向,近年來我國綜合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主要成就.在綜合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上,全面回顧了氣象災害監測網絡,國家突發事件預警平臺建設,全球氣象災害監測能力建設,環境氣象預報預警能力和氣象防災減災救災保障能力建設的主要進展.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體制機制上,從重大事件和活動中的氣象災害服務能力,氣象災害決策服務智能化水平,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業務化和標準化,藍天保衛戰中的先導聯動。
▋系統方案需求
氣象站是專門為農業、水文、氣象、生態考察研究等開發生產的多要素自動監測節點,可測量雨量、風向、風速、溫度、大氣壓力、濕度等常規氣象要素。為了彌補大型監測設備在氣象預報上的不足,目前國內多地區通過無人值守的氣象站來實現數據的實時監控。它選址靈活、不受環境限制、投入成本相對較低,而且能全天候工作,可以獲得更全面、更細化、更及時的數據信息,對于進一步提高氣象預測準確性提供了更可靠的數據保障。之前氣象綜合預警系統有以下問題:
1、人工成本過高,難以實現隨時隨地監測數據,及時處理問題;
2、衛星網覆蓋面小、速度低,且小站之間無法直接通信,限制了網絡功能;
3、傳統氣象信息系統地面網絡建設較早,設備性能低,線路速度低,時延長,難以滿足需求;
▋系統介紹
氣象綜合監測預警系統通過運用GIS技術,實現氣象、水文、環境、農業、實景視頻等監測站點信息,然而才茂通信DTU數傳終端設備,將分布在各地的氣象站收集的終端數據傳送到氣象監控中心系統,工作人員可以足不出戶,即可了解到各氣象監測節點的實時氣象監測數據。
在氣象中心可進行節點位置查看、實時數據顯示、數據召測、歷史數據/歷史操作查詢、時段統計、曲線分析、測點管理、登錄管理等功能,同時當出現異常情況時,系統會以多種方式發出預報警信息,提示管理人員應對報警點予以重視或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系統組成
氣象綜合預警無線監測系統包括四大部分:前端氣象站點監測采集終端各種傳感器數據、無線4G/3G/2G網絡數據遠傳終端部分、氣象服務監控平臺作為數據接收處理部分、氣象數據終端LED顯示屏發布環境信息。
(1)終端采集設備:主要由風速儀、風向儀、雨量計、大氣壓強監測儀等一系列傳感器組成,采集包括風速、風向、降水、大氣壓強、空氣溫濕度等一系列環境數據。
(2)無線通信傳輸工作主要由CM510 4G/3G/2G DTU終端設備完成,主要通過運營商無線4G/3G/2G基站將數據信號傳輸到氣象監控中心服務器。
(3)氣象監控平臺:主要實現數據的存儲及處理展示,以及遠程數據信息發布等功能,主要包括數據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監控大屏等部分組成。由環境監測系統平臺接收并處理上報的數據,并進行存儲、分析、控制、發布等操作。
(4)LED發布部分:主要是由CM510 4G/3G DTU數據傳輸終端來實現數據遠程傳輸,由LED顯示屏來進行數據信息顯示,讓民眾能及時了解當前的環境狀況。
系統架構如下:
▋系統功能
(1)自動監測,實時監測風速、風向、降水、大氣壓強、空氣溫濕度等一系列環境數據。
(2)實現無線遠程監測,建設方便,成本低,解決布線難、施工難的問題,可大范圍多點建設。
(3)具有LED發布功能,能在現場站點實時發布當前環境數據。
(4)數據自動采集并上報功能,實時監測。
(5)反映當前環境狀況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
▋方案優勢
? 24小時無人化值守
? 無需布線,支持4G/3G/2G網絡無線傳輸
? 長期處于-35℃~75℃的高低溫環境下穩定運行
? 遠程觀測設備部署,減少現場觀測情況,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工成本
▋結束語
隨著系統應用的逐漸深化和擴展,氣象行業系統將逐漸朝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應用面越來越廣,大規模聯網的流域監控成為發展趨勢,利用各種無線通信技術擴展監控范圍和預案提高快速決策和應急指揮能力,利用智能視頻檢測技術提高氣象監控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將成為未來氣象監控系統的發展方向。